首页文章正文

中华第一龙的真实故事 中华第一龙

2025-01-10 21:451484 夫晓桐
一、中华第一龙的真实故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果展”中,有一件玉龙非常引人注目。它高达26厘米,约有一张A4纸那么大,为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它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扬

一、中华第一龙的真实故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果展”中,有一件玉龙非常引人注目。它高达26厘米,约有一张A4纸那么大,为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它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扬,梭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躯体卷曲若钩。虽无角、无肢、无爪,却极富动感。周身光洁,造型生动,雕琢精美。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首尾恰在一条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二、中华第一龙的荣誉称号属于谁

1、荣誉称号属于红山碧玉龙

2、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碧玉龙的出土,使得有关龙的诸多谜团逐渐被解开……

中华第一龙

3、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尚玉之邦。红山碧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在红山碧玉龙出土的前后,红山文化遗址还有大量的玉器出土,玉器群中有龙、鱼、龟、蝉的形象,有取自然现象融入艺术构思的璧、环、勾云纹佩饰等,意象兼备,精致脱俗。

4、  自红山碧玉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后,以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形图案在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山西省吉县狮子滩也发现了鱼尾龙形岩画;用石块堆塑而成的巨龙图案在辽宁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此三地均将各自发现的龙形图案称为“中华第一龙”。顾名思义,所谓第一,自然就应该只有一个,突然冒出这么多“中华第一龙”来,争论自然在所难免。

5、  不过,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考古中都发现了不少龙的图案,可是在今年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玉文化玉学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认为,在辽河流域出土的红山碧玉龙堪称“中华第一龙”。

6、  专家们指出,红山碧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认为,红山碧玉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龙形的龙。

7、  会上,辽宁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田广林认为,红山文化的发现,证明龙在辽河流域至少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则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8000年以前。中国人崇龙礼俗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县发现过有六七千年历史的蚌塑的龙,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过距今5000年前的鲵形龙,但这些都是龙的初级形态。红山碧玉龙是中国崇龙的最标准形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崇龙礼俗的最终形成。从崇拜各种动物到统一到玉龙,体现了中华龙文化起源的一个基本过程。红山文化是中华龙文化、玉文化的一个直接根系,是中国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基本标志。

8、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他指出,除年代早以外,辽河流域的龙,还有形成类型多、成系列等特点。辽河流域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可以分8个类型,按年代早晚排列大致为摆塑型、浮雕型、木雕型、刻画型、彩陶型、泥塑型、玉雕型和彩绘型。在辽河流域出土的红山碧玉龙形象,证明了龙确实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这些动物原型中有猪、鹿、熊和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经过人们不断的艺术加工提炼最终定型为龙的形象。

三、中华第一龙的价值

1、无价

中华第一龙

2、三组蚌图,造形独特、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在仰韵文化考古史上是首次发现,专家们一致认为,蚌龙在考古断代上属仰韵文化早期的遗迹无误,在形态上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的正宗祖先。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该遗迹的蚌壳标本作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600年,误差不超过135年(经树轮校正),专家们遂誉称蚌龙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轰动了海内外。

四、中华第一龙 恐龙为什么在俄罗斯

俄罗斯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恐龙骸骨化石,并把挖掘出的化石组装成一具高4.5米,长8米的完整恐龙化石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陈列在圣彼得堡的原苏联地质博物馆内。这条龙是中国出土的第一条恐龙,也是中国流落到国外的第一具恐龙化石,人称“神州第一龙”。

Copyright © 2025 知行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